光是看到 " 馬蹄蛤 " 這名字可先別被嚇到,牠可是道道地地的蜆類,
其實正確的名稱應該是紅樹蜆,
就雙殼貝類來說,蛤、蜆分屬不同種類。
對於愛吃海鮮料理卻從未看過那麼大顆的馬蹄蛤,
一開始還真的不停好奇的張望,食量小也許來個五顆就飽餐一頓。
一走進"馬蹄蛤主題館"的外圍,
在空氣中有濃濃的海味與蛤殼的腥味。
許多人會對於海產的腥味感到害怕,
不過,寶貝毛真的有說不出對這味道有多愛ㄚ !
主題館還有提供戶外的用餐區,
來到這空氣絕佳的純樸地方,
真該好好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。
整個主題館的佔地面積相當大,
也可以容納大型的團體機關一同參觀。
1年生至6年生的馬蹄蛤,雖大小不一,但肉質吃起來一樣細嫩。
光是看到MENU上每一道料理就覺得超補,
主要是現點現炒料理,才能吃的正港最新鮮的。
野生海菜
生長在海岸區域的海菜本身含有大量的硫酸根及葡萄醛酸,
不僅僅可以促進人體肝臟解毒的作用,也是營養補給健康又美容。
鮮悶馬蹄蛤
鮮悶的烹煮方式主要是用於新鮮的海鮮食材,
以完全不加水及其他的調味料,直接下去用火悶煮,
馬蹄蛤的原汁精華一碗喝下肚,可真的是正港的"純"。
獨享馬蹄蛤湯
光是看到獨享二字就可以猜出這是一人份的小碗裝,
採用薑絲來提味以及中藥的枸杞,
在養生中還可以順道明目及提升免疫力的功效。
馬蹄蛤湯喝來鮮甜中略帶鹹味,肉質軟中帶Q很有咬感。
剛入口那蛤的鮮味立即由口中散開,
不過,這一定要趁熱下肚,等湯變涼這喝起來會覺得有些的怕。
看著馬蹄蛤內餡的肉大的比50圓硬幣還要大,
只差沒用刀叉切對半來食用。
看到蛤的兩邊有黑黑如小細沙般的東西,
千萬可別以為這是沒有吐沙的原因喔!
另外還有餡內都是黑黑的一沱,如果店家沒有跟我們講解,
當下我可以整盤都不敢吃,一整個最怕滿嘴的沙。
仔細的看裡面餡完全都是黑黑的,
其實白色的肉是" 公 " ,黑色的肉是 " 母 " ,
這個說法是店家提供給我們的資訊,
讓大家在享用美食的同時,順便增長智慧喔!
一兼二顧摸蜆仔兼洗褲
這樣體驗真的彷彿回到小時候在田園邊,
現代的都市小孩幾乎都沒有這樣的童年,
不僅是大人拾回舊時的記憶,
連身旁的小孩更是玩的不亦樂乎。
雲林口湖鄉這個倚賴養殖為主要產業的鄉鎮裡,
成功培育出台灣原生種紅樹蜆,
在無毒養殖的環境下培養出的馬蹄蛤,
因個頭最大可如同馬蹄般大小,因此命名為馬蹄蛤。
望眼看去盡是矮平房和水塘,
產業道路兩旁綠油油的稻田更是讓人遺忘塵囂中的吵雜,
自然生態中的美,在靜下心會發覺這是人心最嚮往之處。
處處都可以看到主題館的四周邊用馬蹄蛤製成的裝飾品。
地上、壁飾、吊飾看的到的幾乎都是用馬蹄蛤殼裝飾。
樹幹旁吊滿許多用鮮蚵的殼寫滿祈福語的吊飾,
一個個的裝飾起來顯得特別的造景。
現在每一個觀光景點都會提供這代表性的紀念章,
唯一我覺得很可惜,店家內販售許多的小紀念品,
但沒有看到代表性的明信片寄發服務,
哈哈.....其實是我習慣性的想到處寄明信片給自己咩!
這用馬蹄蛤裝飾的超口愛小信箱不知是要投入什麼 ?
建議事項的提供嗎 ? 唉.....真的要賣明信片啦 !
雲林縣的口湖鄉也是我第一次聽到,
台灣小小不大我卻對地理的關念如此的差,
怪不得求學時的地理總是低空在飛。
馬蹄蛤主題館您是不是看了寶貝毛的介紹後感到心動,
人生就像是一場旅程,往往錯過就不會再回來,
何必立即起身規劃到這裡感受一下生態之美。
我深信,只有自己親身走過、看過、吃過,
才真正完全是屬於自己的回憶!
難得可以到這海岸線的鄉鎮,隨處的走晃沒有目標的,
走在河堤邊,吹拂於雙頰是挾帶海鮮味的風,
這樣的感覺真的是好特別的體驗。
一籃籃的鮮蚵殼就排在產業道路的兩旁,
這樣的場景看起來真的頗為壯觀,不知不覺中也成了當地的特色所在。
我一直也好奇這鮮蚵的殼為什麼要留下來呢?
我想 : 應該是有特別的作用之處。不知有哪位格友知道ㄚ!
河堤的兩旁一路看下去就是一堆堆像座山的殼,
奇特的事這些海鮮的殼居然不會產生異味,
更不會滋長小蚊蟲的問題發生。
海的平面因落日夕陽的照射之下,
形容閃亮亮的波光,午后時分在這觀看夕陽,
這會是一個很棒的觀日取景點。
馬蹄蛤主題館
雲林縣口湖鄉金湖村養魚路5-3號
-
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分享
請別吝嗇您的 " 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