臥佛寺原址在大城王朝時代也是一個古寺,稱為 "菩陀藍寺" ,
到了1793年時由曼谷王朝一世王下令重建臥佛寺,
並歷經了三代繼承者,才有了現在這樣的規模。
臥佛寺共分為九大區域但無法一個個的參觀,
如果真的要慢慢欣賞恐怕要待上一整天哩。
臥佛是佛佗親證涅盤修成正果的姿勢,由石膏塑型核心是用磚造,
外表金身打造,佛佗的眼睛與腳底部都有鑲珠母貝,
並且有108個佛佗的樣式,腳底最下方的地方也代表精神最難超脫之處,
用以提醒世人要努力修行。
臥佛寺出名的地方,顧名思義就是在這尊大臥佛,臥佛全長46米,
是曼谷寺最大的一尊,也是泰國三大臥佛之一,這臥佛是用磚石砌成,
再漆貼金箔,臥佛的足掌長度為 五米 ,
寬 一點五米 ,兩腳底相疊,看起來非常大。
迴廊內分為二層,陳列著394尊佛像,
這些佛是一世王時期從泰國北部蒐集而來的,
經過整修用水泥外敷全部佛像,所以看起來每尊佛像都是一樣的面貌,
而殿內則供奉一尊青銅鑄造的屬於大城時代的禪定式佛陀。
天氣熱的讓我站在太陽底下,整個人就是一個"熱"字,
3 2 1 急按下快門.......閃人。
看著精工磁磚可是一片片的拼貼上去,
無顏六色的美不禁讓我們為之讚嘆。
頓時,站在此處都覺得自己真的好渺小。
臥佛寺也是佛像、佛塔最多的佛寺,在臥佛寺內共有九十九座大小佛塔,
有五寶塔、方位塔和排塔等等,高七米的佛塔就有71座,有塔林之稱,
看著美麗的帝王墓群,每一個尖塔都代表著一個國王,
雖然並沒有井然有序的排列著,但由遠處望去真有說不出的美。
仔細的看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磁磚精雕,像極一種藝術品。
將硬幣丟入一個一個缽中時,聽到清脆的聲音響徹整個臥佛寺,
好像聽見另一個佛國來的聲音般。
泰國華僑稱臥佛寺為 wat pho (越波) ,按字面翻譯,應該是叫做 "菩提寺" ,
菩提是佛教的象徵物,與佛寺更有離不開的關係,
在這間臥佛寺 (菩提寺) 內,卻找不到半株菩提樹可以為 (菩提寺) 命名而作證,
這如佛家所說「菩提本無樹」的奧妙道理,並不一定要真正種植菩提樹吧。
其實在臥佛寺內值得參觀有觀賞價值的建築物及佛像很多,
泰國的佛寺真的很多很多,大到人人皆知,小到沒沒無聞,
很多泰國人求神拜佛的很虔誠,台灣人也是,但心誠則靈。